磨削過程不同于其他金屬切過程的一個重要特性是砂輪表面上的磨粒在磨削力的作用下發生“自銳”,這種“自銳”收到各種條件的限制而不能繼續不斷地存在下去。此時,砂輪的幾何形狀收到破壞、砂輪的切削能力和磨削效率降低、工件磨削的表面質量變壞,因而需要修整砂輪。兩次修整砂輪之間的磨削時間稱為砂輪表面的使用壽命,也就是砂輪從修整后開始磨削到不能繼續磨削而需要重新修整時為止。因為修整砂輪時切去的一層磨料是增加磨削工序成本的重要因素。修整時砂輪的消耗一般均大大超過其磨削時的磨損消耗,而修整砂輪的次數又與它的使用壽命的高低有直接關系,砂輪使用壽命低,則修整頻繁,砂輪的消耗大大增加,輔助時間也隨之增加,生產效率降低。
砂輪使用壽命的判別
判定砂輪壽命一般是根據砂輪工作面磨損后所產生的各種現象,通過觀察和測試進行的。砂輪磨損后所產生的磨削現象主要有:
(1) 磨削過程產生自激振動;工件表面出現再生振紋;
(2) 磨削噪音的增大;
(3) 工件表面出現磨削燒傷;
(4) 磨削力急劇增大或減小;
(5) 磨削精度下降;
(6) 磨削表面粗糙度增大
以上這些現象不是孤立的,各種現象的產生具有相關性。其中尤其應該注意的是由于磨削溫度過高而產生的工件表面的熱損傷和由于自激振動導致的粗糙度和精度的下降。
推薦閱讀:
提高砂輪使用壽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