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期鋼大漲,期螺再創新高,午后漲幅收窄,期螺上漲50收報4582,期卷上漲126收報4822,鐵礦石上漲19.5收報1139,焦煤下跌75.5收報1505,焦炭下跌108收報2617。
現貨方面,市場詢單較多,但成交主要集中在低價資源,商家挺價意愿強烈,報價普遍上調。
累計周六日漲幅,螺紋鋼24個市場中22個市場上漲20-130,20mmHRB400E平均價格4605元/噸,較上個交易日上調58元/噸;
熱卷24個市場全面上漲30-190,4.75熱軋板卷平均價格4852元/噸,較上個交易日上調140元/噸;
中板24個市場全面上漲20-210,14-20mm普中板平均價格4805元/噸,較上個交易日上調113元/噸。
新年開局,整體宏觀消息氛圍利好,雖有期螺震蕩調整,但現貨市場價格依然上漲為主,截至2月25日,鋼材價格稍顯回落,預計鋼價將穩中個漲運行。
隨著疫情逐步穩定,制造業生產節奏步入正軌,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國內工業基礎原材料迎來了全方位的上漲。詳情見原材料漲勢如虹!螺絲老板哭了,有單不敢接!
金屬、原油、化工材料、鐵礦石、煤炭等各類原材料紛紛漲價,來自上游“漲價潮”的壓力,傳導至下游機械、零部件、化工等行業,并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誰在推動原材料價格的猛漲?
業內普遍認為,此輪原材料價格上漲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原因促成的:
1.受去年產能影響,導致部分原材料產能不足,供需缺口加大、供給沖擊導致價格上漲,主要是鋼材等金屬制品原材料漲價;
2.環保政策持續加力,市場供應整體偏緊,預期將拉動原材料價格的上漲;
3.我國全球性資源獲取能力依然不足,如鐵礦石等相關工業原材料從國外進口。受疫情影響,海外主要礦山(鐵礦、銅礦等)減產,隨著國內疫情逐步穩定,市場需求開始恢復,導致供不應求的局面,原材料價格上漲在所難免。
當然,在國內外疫情都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工業原材料價格將緩慢回落,有預計稱,2021年,原材料價格走勢將會呈現先高后低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