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份,16家上市超硬材料企業陸續發布了半年報,16家超硬材料企業共計實現營業收入70.48億元,歸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共計為0.83億元。多數超硬材料企業在半年報中表示,疫情是導致銷量縮減、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受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宏觀經濟下滑,超硬材料產業鏈上下游復工復產緩慢、需求低迷。但得益于我國防控抗疫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各地復工復產措施積極落地,二季度總體情況好于一季度,不少超硬材料企業實現扭虧轉盈,業績呈現前低后高的態勢。
雖然第二季度行業景氣有所回升,但難掩上半年下滑趨勢。在營業收入方面,9家超硬材料企業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而在凈利潤方面,11家超硬材料企業實現盈利正增長,6家企業凈利同比增長超過100%,最高漲幅為新勁剛,同比增長638.65%。說明疫情雖然對超硬材料上市公司的營收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很多企業及時調整戰略規劃、加強上下游溝通交流、采取各項措施,克服重重困難,增強公司運營能力,凈利潤同比大增,保持了十足的發展韌性。
根據半年報數據顯示,中兵紅箭的超硬材料業務占總營收的比例為35.39%,中南鉆石2020上半年營收大約為8.2億元;博深股份金剛石工具業務占總營收的比例為31.94%,其超硬材料版塊上半年營收大約為1.71億元;軸研科技超硬材料及制品收入占總營收的19.74%,大約為2.0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53%。
如果按照超硬材料業務收入計算,17家超硬材料上市公司的總計營業收入為43.63億元,考慮到高測股份、新勁剛的其它業務占有一定比例,實際17家上市企業的超硬材料版塊總營收低于43.63億元。
在超硬材料細分領域,受益于光伏行業景氣度持續上行,金剛石線銷量凈利一騎絕塵。三超新材、高測股份、東尼電子等金剛石線企業夯實基礎、提質增效,營收凈利大幅增長。
因疫情導致原油價格出現大幅波動,全球鉆井平臺數量急劇下降,對復合片、鉆頭等油氣開采類產品的整體市場需求帶來巨大影響,四方達、晶銳新材的營業收入與利潤出現下滑。
但相關企業對下半年油氣開采類產品前景亦保持樂觀情緒。四方達在財報分析認為,頁巖油、頁巖氣開采技術水平不斷提升,開采成本持續降低,開采的經濟性不斷上升。油氣開采類產品需求量與勘探開采過程的鉆進量密切相關,在原油價格上漲時,部分因開采成本較高而停產的油田重新運作,同時行業景氣度提升,促進鉆進量提升,帶來油氣開采類產品需求量增加。
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創新營銷模式是超硬材料企業實現業績持續增長和良性循環的核心秘訣。沃爾德表示,在確保現有業務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的同時,重點發展半導體產業所需進口替代性的高端精微精密金剛石工具,加強航空航天產業所需刀具的研發及規模擴大,加強功能性CVD金剛石材料的研發及商業化進程。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連續6個月運行在50%的榮枯線以上;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5.2%和54.5%,也連續6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以上。反映出我國控制疫情穩定之后,經濟景氣持續恢復向好,制造業基本面總體穩定。隨著新基建、5G等發展戰略的不斷推進,高測股份、美暢股份的相繼上市、政策利好、資本市場青睞,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我們有理由相信:超硬材料行業將持續高景氣發展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目前國際新冠疫情愈演愈烈的情況判斷,今年超硬材料及制品出口將呈現較大壓力,保持增長需付出較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