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質合金是由難熔金屬的硬質化合物和粘結金屬通過粉末冶金工藝制成的一種合金材料,按成分分類可分為鎢鈷合金、鎢鈦鈷合金、鎢鈦鉭(鈮)鈷合金、碳化鈦基合金和涂層合金。硬質合金具有硬度高、耐磨、強度和韌性較好、耐熱、耐腐蝕等一系列優良性能,特別是它的高硬度和耐磨性,即使在500℃的溫度下也基本保持不變,在1000℃時仍有很高的硬度。
硬質合金廣泛用作刀具材料,如車刀、銑刀、刨刀、鉆頭、鏜刀等,用于切削鑄鐵、有色金屬、塑料、化纖、石墨、玻璃、石材和普通鋼材,也可以用來切削耐熱鋼、不銹鋼、高錳鋼、工具鋼等難加工的材料,廣泛應用于軍工、航天航空、機械加工、冶金、石油鉆井、礦山工具、電子通訊、建筑等領域。伴隨下游產業的發展,硬質合金市場需求不斷加大,并且未來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制造、尖端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核能源的快速發展,將大力提高對高技術含量和高質量穩定性的硬質合金產品的需求。
硬質合金硬質合金產品主要以碳化鎢為硬質相、鈷為粘結相,經球磨、噴霧制粒、壓制、燒結制得,具有很高的硬度、強度、耐磨性和耐腐蝕性,其產品特性使得硬質合金有“工業牙齒”的稱號。2011-2017年中國鎢及鈷的產量穩定增加,至2017年鎢礦產量為7.2萬噸。2016年鈷礦的產量小幅下降至5.1萬噸,2017年鈷礦原材料的產量小幅增加,達到5.3萬噸。在鎢礦和鈷礦原材料保障供應及下游需求的影響下,中國硬質合金的產量總體呈上升趨勢,2016年硬質合金產量達到2.84萬噸,較上年實現了5%以上的增長,2017年產量約3萬噸,同比增長5.6%。
“十三五”期間,積極創新技術發展,推動硬質合金在高端裝備制造、硬質合金棒材油氣開采、礦山采掘等領域的應用,通過重點開發高附加值深加產品,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以技術改造為手段,全力推動中國硬質合金產品制造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滿足國家重大工程需要。推動硬質合金切削材料制造向涂層刀片、精密切削工具方向發展,硬質合金采掘合金制造向采掘工具配套方向發展,硬質合金耐磨材料制造向深加工配套方向發展,促進產業升級換代。
在國家“十三五”行業發展目標的積極促進及對中國硬質合金出口10000噸的目標及原材料供應充足的支撐下,未來硬質合金的產量還將小幅增加,以年均復合增長率4%以上的速度增長,至2023年中國硬質合金的產量有望達到3.89萬噸。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硬質合金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硬質合金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工信部、國家海關總署、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鎢業協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刊雜志以及專業研究機構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對中國硬質合金及各子行業的發展狀況、上下游行業發展狀況、市場供需形勢、新產品與技術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中國硬質合金行業發展狀況和特點,以及中國硬質合金行業將面臨的挑戰、企業的發展策略等。報告還對全球的硬質合金行業發展態勢作了詳細分析,并對硬質合金行業進行了趨向研判,是硬質合金生產、經營企業,科研、投資機構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硬質合金業發展動態,把握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